首頁
>新聞資訊>文化園地
餃子與送別

最近聽說北方有這樣一種說法“起身餃子落身面”,有人將其奉為儀式和鐵律,我想這也是儀式感的一種,對他們而言吃餃子已然不僅僅是飲食習慣,更是一種情懷,蘊含一份希冀。如今,餃子之于我也有了特別的記憶。

曾不止一位前輩跟我說過,在我們單位是這樣的,項目結束免不了要面臨離別,我也深諳過多吐露心聲對他人也許是一種壓迫,成年人的不舍和思念需要試著被輕描淡寫,所以臨行前的最后一頓餃子也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。

我一直都覺得做飯是門統籌學,如今看著他們聚在一起包餃子更覺如此,從挑選食材到拌餡搟皮再到包餃子下鍋猶如方程式一般。

老師傅們告訴我:須是菜場里上好的肉和白菜才配得上包餃子這么大的陣仗,像剁餡這種事是萬萬不能讓攤主代勞的,怕他們不衛生是一方面,或者只是怕他們剁得不夠認真,白菜也是攤子上看著嬌嫩欲滴的為佳,如果攤主能拿出當天的新鮮貨自是甚好。

看著他們在砧板上剁肉和白菜,我時常覺得如果不是條件不夠大展拳腳,他們定要雙刀齊下,無奈只有一把刀,砧板又太小。全部備好后就該將兩者混合,加入老抽、香油、五香粉、鹽少許,順著一個方向攪拌,讓它們充分融合至粘稠,看著他們只是聞上一聞就知道味道是否合適就覺得神奇,想來是多年經驗積累了。接下來就是餃子皮了,將早早就和好的面團拿出來,一切準備就緒,將白面撒在砧板上,接下來就是見證一根搟面杖的神奇魔法,配合手掌三兩下的撥弄,一張張餃子皮就成型了。

前面的步驟對于我這個新手小白來說還是過于復雜了,因此我能參與的只有“拼裝”這一步了。在大家的細心教學下,加上我戰戰兢兢自己操作了一番后,我大概摸出了門道,餡兒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,雙手向中間擠壓捏出褶子的過程力道也很重要,太輕怕捏不緊煮的時候會破,太重又怕餡兒會被擠出來,多少次我都仿佛正在和餃子對戰,顯然是餡兒放多了,又用勺子取出了一些,這樣一番操作下來餃子皮有些難合上了,在老師傅的指導下,我用食指沾水給它抹上了一圈,可算拯救了回來。大家的餃子呈現出來可謂是形態多樣,最精致的當屬元寶狀,我包出的可能是最沒精神的了,個個都站不起來,躺成一排,但我包的褶子是好看的,就很像媽媽包的,原來耳濡目染之間,我也早學會了一些。

將“成果”送到食堂,看著大廚對著鍋中的沸水,將餃子一一下進鍋里,接下來就期待它們在水里撲騰過后都能不破,任何破掉的餃子都是流程上的失守,所以當它們安全出鍋的時候,心中竟油然而生一種微妙的勝利感,都難掩一張張明媚的洋溢著幸福的笑臉,大家臉上面粉的痕跡,像那只偶爾在生活區搖著尾巴曬太陽的小花貓。

回憶在心中盤根錯節,卻無法在味蕾上長久保留,一起吃完了餃子,送別也終有一別,我無法說出再見,更加確認語言沒有效力,有的過深,有的又太淺,總之詞不達意。這么說來,餃子和我倒是相似,可謂是萬般滋味肚中藏,只能把喜慶吉祥、幸福美好這樣的祝福包進餃子餡兒中,惟愿大家吃了餃子都能辭舊迎新,走向新的階段能有豐碩的收獲。

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国产精品偷窥盗摄在线,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免费,国产精品推荐高清不卡